庙会(浚县正月古庙会)
每年农历大年初一开始,河南省浚县的大伾山和浮丘山上长棚相连,人山人海。人们从百里、千里之外,如朝圣般纷纷涌向这里,他们载歌载舞、购物交游,尽情展现着中原民俗的宏大画卷,“过大年,逛庙会”,这便是闻名遐迩的浚县正月古庙会。
据《尚书》记载,大禹治水时“至于大伾”,为纪念此事,明万历年间始建禹王庙。此外,传说中碧霞元君神通广大,能保佑农商、羁旅、婚姻,还能治病救人,有求子必应的灵验,于是在明嘉靖年间,浮丘山上建成了碧霞宫以纪念碧霞元君。大石佛、大禹和碧霞元君等神灵与英雄人物,共同构建了当地民众祈望永绝水患、风调雨顺、人寿年丰、祈求平安的精神信仰,而正月古庙会就是集中体现并承载这种精神信仰的文化空间。
浚县正月古庙会因佛庙而诞生,因民众信仰而兴盛。据考证,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。古庙每年正月期间举行,从正月初一持续至二月初二,规模宏大、活动丰富,士农工商结队参会,参与民众达数百万之多。庙会主要有四项主体活动。一是民众祭拜二郎神、大石佛、大禹和碧霞元君等英灵,从清晨到黄昏,祭拜的人络绎不绝。二是社火表演朝顶,特别是正月初九以及正月十五、十六元宵节期间,浚县及周边各县上百家社火队相继登山朝顶,参演人员组成的队伍排成长龙,场面声势浩大。万千民众带着各自的愿景,年复一年地形成许愿还愿的热潮。三是民间文化汇演。四是带动并激活了民间工艺品的集中展示与交易。庙会期间,各地商贩搭棚售货,各路艺人竞相献艺,数百种餐饮遍布庙会,上百种手工艺品在此展销,鼓书、皮影等各显其能,十几个剧种管弦齐鸣。正月古庙会成了人的海洋、歌的海洋、旗的海洋、舞的海洋。
浚县正月古庙会是当地春节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历史悠久,影响广泛,承载着华夏农耕文明的活态历史,用民间社火表演及其他各种习俗活动,体现了民众祈望永绝水患、祈求平安的精神信仰和情感诉求,具有历史、民俗、文化等多重价值。